|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2252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05 |
日食两餐 平淡生活——百岁老人王李氏的长寿秘诀

71岁的王菊玉负责照顾102岁的母亲。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诚颖 文/图
怎样实现健康状态下的长寿?家住澄江市龙街街道高西社区三组的102岁老人王李氏的答案是:日食两餐,过简单平淡的生活,少即是多。遵循这个原则,她多年来从未住院或者打针。
10月28日,重阳节的前一天,当各级领导到王李氏家慰问时,她早已穿戴整齐,坐在沙发上。老人花白的头发梳理得十分顺滑,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皱纹,但面颊依然红润。
王李氏一生务农,年轻时的农业生产劳动锻炼了她的体魄,她身体底子好,几乎没什么问题要去看医生。60岁那年,她的牙齿开始脱落,没几年便牙齿尽失了,但一直没安装假牙,几十年来一直靠牙床“咀嚼”食物。
老人一生养育了4个子女。79岁那年,老伴过世后,她便与排行老三的女儿王菊玉生活至今。每个月,在昆明的老二和在玉溪的老四都会抽空来看她。
作为奶奶和外婆,王李氏先后带大了7个孙子、孙女,长大后的孙辈经常带着重孙辈来看望她。“年轻的时候我种田地,很能吃苦,现在老了,哪里也去不了。”王李氏说,“儿孙们常来看我,一家人和和气气,从不吵架。”
“我们吃得清淡、简单,一星期吃两三回猪肉,时不时做点蒸蛋,偶尔买点鸡肉吃。”王菊玉介绍。多年来,这个普通农家一直保持日食两餐的习惯,上午十点吃早饭,下午五点吃晚饭,每餐吃四个菜,其中一个是汤菜。白天闲坐时,王菊玉会给母亲弄点苹果、香蕉和生瓜子,清晨偶尔给母亲泡一杯麦乳精或奶粉。
王李氏每餐大约能吃一小碗饭,芋头、包谷、红薯、青菜、白菜、洋丝瓜……有什么吃什么,吃什么都觉得很好吃。王菊玉进城买东西时,会给母亲带碗米线或卷粉,每次带回来,她总是吃得津津有味。
清淡、少食、少肉是王菊玉家的饮食观。在她看来,肥胖容易得病,饮食清淡节制,吃东西适可而止,日子才能细水长流。
王李氏身上,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也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她从不囤积物品,家里的陈设十分简单,客厅里只有沙发、桌椅,没有多余的东西。无论是食品还是日用品,母女俩都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不但可以减少开支,减少浪费,还能物尽其用。
26年前,王菊玉的丈夫因病逝世,女儿悲痛欲绝,身旁的王李氏在旁安慰:“想哭你就哭。”待女儿哭得差不多了,王李氏说:“你还要继续过日子,你再哭他也不会回来。你把自己急死了,谁来照顾我?”王菊玉听母亲这么一说,便振作起来操持家务。
少则得,多则惑。王李氏的生活里,没有价格高昂的保健品,她只顺应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规律,以较低的生活成本过着恬淡的生活。面对每一个来看望她的人,她都以感激的语气说:“谢谢你们来看我,让你们操心了。”
“即便世事苦恼,但有妈妈陪伴,生活便幸福了。”王菊玉说,“一生一世仅有一个妈,我会一直陪伴她。”
离开王李氏家时,记者看见她家大门上方悬挂的“盛世乐天年”“孝亲之家”等匾牌闪闪发光,格外引人注目。
相关阅读:
- 玉溪市红塔区医疗共同体拟申请单一来源采购“玉溪市红塔区医疗共同体财政一体化接口采购项目”的公示更正公告 2025-11-04
- 从“养老”到“享老”的精彩转变——探访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华宁县城关社区 2025-11-04
- 玉溪市红塔区医疗共同体拟申请单一来源采购“玉溪市红塔区医疗共同体财政一体化接口采购项目”的公示 2025-10-31
- 让诚信“变现”,生活更甜 2025-10-31
- 关于陈利元同志任职的通知 2025-10-30
-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的通知 2025-10-30
- 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玉溪市市级和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负面清单(2025年版)的通知 2025-10-30
- 土特产店里的“诚字经”——记澄江市个体经营户李小凤的诚实守信事迹 2025-10-30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