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1611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4-02-26 |
从玉溪的小教室唱到央视的大舞台
从玉溪的小教室唱到央视的大舞台
——《小雅·鹿鸣》师生合唱团赴京参加央视元宵晚会演出侧记
老师们认真排练。
央视编导悉心指导。
孩子们排练一丝不苟。
市领导为合唱团出征北京送行。
2月24日正值元宵佳节,央视元宵晚会如约而至,由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童声合唱团共同演唱的歌曲《小雅·鹿鸣》在晚会中精彩亮相。纯净的歌声和清澈空灵的童声吟诵、古风古韵的民乐伴奏和清新质朴的舞美造型,让《小雅·鹿鸣》再度唱进全国人民的心里。
□ 玉溪日报记者 李丹/文 沈阳/图
从师生合唱团在教室排练的视频“出圈”,“呦呦鹿鸣”赢得了阵阵共鸣。时隔一个多月,《小雅·鹿鸣》的舞台从玉溪的一间普通教室变成央视元宵晚会的1号演播厅。
收到邀请 向北京出发
“我们于2月16日接到电话,才知道我们被邀请参加央视元宵晚会,很开心、很激动。”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德育科科长杨进宏介绍,在元宵节前一周接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元宵晚会》节目组邀请后,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童声合唱团分别选定了参演人员,老师们从四面八方赶回玉溪集中排练,随即开启了北京之行。
2月19日一早,赴京参演的师生们早早来到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集合。为孩子送行的家长边嘱咐孩子在外听老师的话,边为孩子加油鼓劲。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的团员宗思琦的丈夫汤小润抱着一岁半的孩子加入了送行队伍,汤小润满眼期待地表示:“预祝她演出成功。”宗思琦在华宁县教书,家在江川区,每周合唱团的集训又在红塔区,加入合唱团半年,她三地奔波的辛苦,汤小润一直看在眼里。但同样,汤小润也感受到了妻子对音乐的热爱。他说:“她喜欢做的事,我都无条件支持。家里的事我多照管一下,她就能更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她热爱的音乐上。”
“希望大家用最好的形象、最美的姿态,展示出玉溪最好的风采。”“大家用心感受舞台吧。”“我们等你们成功归来。”带着大家的期许,参演的师生们信心满满出征了。
突破自我 夜以继日地排练
时间紧、任务重,2月19日晚上,参演的师生们到达北京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别人来央视都是表演节目,展示排练成果的,我们来央视相当于是新编排一个节目。”这是合唱团刚到北京,团员们互相调侃的一句话。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童声合唱团的指挥普海玲表示,歌曲进行了新的改编,又加上舞蹈动作,再加上需要争分夺秒适应舞台,一系列临时创编让教师合唱团团员们很忐忑。普海玲说:“大家怕表现不好。我就不停鼓励大家,让大家更有信心完成这场演出。”在排练现场,普海玲总说,《小雅·鹿鸣》完美呈现要每个人共同努力。“编导老师精益求精的精神和陪着我们一起加班加点排练,我们看在眼里也深受鼓舞。”普海玲补充道。
央视编导老师用最短的时间,把一个合唱节目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舞蹈动作,节目的表现形式、舞蹈的设计和舞美都与《小雅·鹿鸣》整首诗相得益彰。杨进宏介绍,老师带着孩子们一唱一和,脚步一前一后,形象展示了“什么是传承”。另外,舞蹈设计也很巧妙,一开始孩子们在边上,老师在中心,老师在前面引领,孩子们在后面跟随,到最后孩子们走到了老师前面,整个过程表现了教育从传承到超越的过渡,正好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守正创新”的传承路径。
早上踏着晨光走进央视演播厅,晚上跟着月光回到酒店,这就是合唱团在北京的日常。普海玲说:“排练的强度很大,大家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不超过4个小时,但是老师和孩子们都在坚持,大家都在不断挑战着自己。”
当记者问到孩子们:“累不累?困不困?”大家都一致回答:“累!超级累!”但是当老师集合的指令一发出,当音乐声一响起,孩子们立刻打起精神,又开始一遍遍认真重复着每个动作。在结束了一天的排练后,童声合唱团团员胡舒蔚在酒店大堂满足地吃着泡面,并跟记者分享:“我妈妈说了,小孩子要学会吃苦,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不期而遇的“小美好”
龙年的第一场雪,对于在玉溪很少见到雪的师生们来说,在北京看到雪就是一件格外幸运且美好的事。特别是对矣金虹老师来说,这场雪格外有意义,因为这天刚好是她46岁生日。在排练间隙,老师们围着矣金虹唱生日歌为她庆生。她说:“生日当天能看到雪很幸运。在46岁这个年纪,身边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为爱发光,一起登上央视的舞台,更是幸运又温暖。”
在排练的现场,来自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三位随队老师除了要看护好孩子们外,还承担起了帮编导老师盯孩子们舞蹈、教孩子们面对镜头保持微笑等“教学任务”。排练之余,金芬老师教孩子保持微笑:“孩子们,跟老师一起读,北京天安门。大家要记住‘安’怎么发音,在台上,不唱歌的时候就保持住‘安’的发音状态。”
老师和孩子一对一结对表演,也一对一结对带娃。排练之余,老师则担负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期颖老师说:“大部分孩子都是第一次出远门,及时缓解孩子思家之情,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都是我们该做的。”
来到北京后,老师和孩子们的身体只要一出现状况,随行的玉溪市儿童医院的医生和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马上就能“对症下药”。团市委的志愿者李玉蓉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节目登台表演的协调工作,全力服务好每位师生。”李菊馨老师这样评价:“随团领导和所有后勤人员的陪伴和支持,为我们此行提供了最好的保障,他们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点赞好评持续上涨
央视总台《2024年元宵晚会》总导演于蕾表示,一直在看大家的声音,也一直在留意大家的评价。看到《小雅·鹿鸣》走红全网,网友留言要上春晚。于蕾总导演表示,24日元宵晚会,安排上。
央视元宵晚会如约而至,“呦呦鹿鸣”也应万千网友期待,在央视响起。
元宵节当晚,央视新闻频道还讲述了“呦呦鹿鸣”背后的故事,时长近17分钟。
“国风舞台超美”“中华儿女,热血沸腾”“央视反应真快,居然安排上了!”来自全国的观众、网友因《小雅·鹿鸣》深受震撼。
“给玉溪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这就是文化自信带来的力量,凝心聚力向上向善”“鹿鸣滇中,风雅京城”……在元宵节当天,有关《小雅·鹿鸣》的消息在玉溪人的朋友圈里持续霸屏。
为《小雅·鹿鸣》伴奏的中央民族乐团的老师们一致觉得,整个节目就跟云南的风景一样,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天然的、美的享受。从现场来看,孩子们跟着音乐节奏跳舞,释放出了内心的快乐。
罗芸老师表演结束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她说:“当我们站在舞台中间的时候,仿佛置身于古人宴请时欢乐唱歌迎客之景,前面是观众,背后是中央民族乐团的老师在伴奏,我们置身其中的感受,是文化自信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普海玲总结说:“我们站在央视的舞台上,不仅仅展示表演,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表演,增强每个中华儿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关阅读:
- 玉溪市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2022年度) 2023-01-28
- 玉溪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2025年~2027年公路应急行业文化宣传服务项目(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3-14
- 玉溪春和现代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号地块技术服务运营及7号地块入园企业合作经营招标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3-14
- 从“一季红”到“四季火” 场景创新激活消费动能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