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53040020251632449 | 文     号 |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11-06 |
红塔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11月5日,在玉溪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红塔区、高新区专场上,红塔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十四五”以来,红塔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由“十三五”末的903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134亿元。
五年来,红塔区坚持转型升级不松劲,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2∶59.9∶37.9调整为2.1∶62.2∶35.7。工业经济方面,卷烟及配套产值突破6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数控机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分别入选国家、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化率保持全省第一,入围全国工业百强区、排名跃升至第69位。农业产业方面,“一县一业”花卉产业集群发展,花卉种植面积2.76万亩,鲜切花年产量超10亿枝、产值超10亿元,“迪瑞特”玫瑰鲜切花、盆花专利品种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新建和改建农业基地256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3户,“三品一标”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有效证书达56个,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3∶1,入选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第三产业领域,红塔区成为全省唯一、全国热门的中超主场,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青花街、右所美食坊、万达广场分别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和夜间消费集聚区;2024年完成外贸进出口额20.3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额的37%,入选首批省级物流枢纽。同时,红塔区市民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三务”合一,获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区试点,每千人拥有市场经营主体数量达157户,2024年末在库企业达934户。
在城乡建设上,红塔区坚持建管并重不停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5.6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6.74%;完成17条市政道路改扩建、19条道路提质扩容,建成口袋公园130个,城市绿地率达38.6%;完成30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获评2022年、2024年、2025年云南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秀典型县(市、区),紫艺社区入选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乡村建设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6%,垃圾收集处理率达100%,卫生户厕覆盖率超97%,创建三星级以上美丽乡村15个;全区7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20万元,其中26个超100万元。生态保护方面,建立“河(湖)长制+网格化”监管机制,整治排污口38个,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入选全省首批林业碳汇试点。
民生福祉方面,红塔区坚持改善民生不止步,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2282元、26627元。教育领域,累计投入6.4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6所,新增学位12181个,新成立8个教育集团,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到116.9%,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医疗卫生方面,区中医医院建成投入运营,省级卫生乡(街道)、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建成紧密型医共体,建立基层专家工作站16个,诊疗患者超2.5万人次,连续三年获评“云南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突出区”。社会保障方面,24个新时代幸福食堂投入运营,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3.8%;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95%以上,近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9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万人次。
社会治理方面,红塔区坚持社会治理不懈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成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达21个;全覆盖建成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在全省率先配备村(社区)综治专干,矛盾纠纷源头调解率保持在90%以上;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8个、市级20个,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21%。
下一步,红塔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红塔篇章。(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苏欣)
相关阅读:
- 县纪委监委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 2025-11-06
- 国家税务总局玉溪市红塔区税务局2026年食堂餐饮服务采购成交结果公告 2025-11-05
- 玉溪市2025年彩票公益金红塔区李棋街道山头社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建设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2025-11-05
- 胡江辉调研元江县峨山县红塔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 2025-11-05
- 我市筑牢高质量发展民生根基 2025-11-05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