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59699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4-17 |
玉浦公司:“良种+良法”赋能天麻产业提档升级
工人展示麻种和已长出菌丝的菌棒。
玉浦公司与食品加工厂合作生产的天麻系列产品。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瑞铭 文/图
浇水、盖松毛……近日,在位于通海县四街镇六街村的玉溪玉浦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林下天麻种植示范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管护松树、水冬瓜林下栽种的天麻。“天麻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当阳光强烈、气温升高时,我们便增加松毛厚度,防止直射,同时浇水降温,保持湿度。”工作人员肖旭介绍。
公司董事长布玉武介绍,这个基地有470亩,分为良种繁育区、对比试验区、示范种植区。“基地主要是育种,少量种植天麻。”布玉武介绍,公司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西南林业大学共同选育的“林麻1号”天麻,2021年被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良种,是云南省目前唯一经过认定的天麻良种,具有口感好、天麻素含量高等特点,是我国优质天麻品种之一,颇受市场欢迎。
“公司专注深耕天麻,核心竞争力除了良种,还有良法。”公司总经理布浩辰介绍。在示范种植区,布浩辰移除覆盖的松毛、揭开薄膜、刨除泥土后,向记者展示今年1月刚种下的麻种,随后着重介绍了一同埋入、已长出密密麻麻菌丝的菌棒。“菌棒上长出的是蜜环菌菌丝,就像白蚁和鸡枞一样,蜜环菌与天麻是共生关系,为天麻提供营养,防止腐烂。”布浩辰介绍,培养菌棒的一系列操作叫培柴,而培柴又分为老方法和新方法。老方法叫固定菌床法,即把接种过蜜环菌的梨木埋入土里(埋柴),让菌丝繁殖到一定密度,因土里温湿度变化大,蜜环菌繁殖缓慢,光培柴就要差不多1年时间,第二年才能种天麻。新方法是公司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联合研发的移动菌材法,在加工厂里将梨木、锯末放入塑料袋,杀菌后再接种蜜环菌,然后在无杂菌的恒温恒湿室培柴,仅45天就可以培育出菌丝密度合格的菌棒,能实现天麻当年播种、当年采挖。
有了良种、良法科技赋能后,公司实现了天麻种植提档升级。“以前天麻只能在松树林下种植,现在在松树、水冬瓜树杂混林下也能种植,且林下每亩地的有效种植面积达200平方米;平均产量由每平方米2公斤提高到6公斤以上;天麻销售均价每公斤120元,品质最好的到200元。”布浩辰说。
如今,培育麻种和菌棒已成为公司主要业务,两者的销售收入也是公司的主要收入,公司资产从2017年刚成立时的276万元增长到如今的2365万元,天麻种植面积也从60亩发展到600多亩。“我们与通海、元江、峨山等地村集体合作,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村集体向我们购买麻种、菌材后聘请当地村民种植。天麻收获后公司负责收购,扣除各种成本后,村集体每亩纯收入超万元。”布浩辰介绍,目前公司在全市带动种植3400多亩天麻,带动了500多户农户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与食品加工厂合作,开发并试生产天麻粉、天麻鸡罐头、天麻原浆、天麻赤松茸菌菇包等天麻系列产品,进一步深耕天麻市场,提升附加值,拓宽增收途径,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
相关阅读:
- 建兴乡:药材飘香产业兴旺 2025-04-17
- 易门元源公司全产业链开发中药材 2025-04-17
- 县纪委监委监督“清风”吹出花卉产业发展“加速度” 2025-04-17
- 华宁县“家长夜校”开课了 为家庭教育“充电赋能” 2025-04-16
- “美丽经济”持续绽放花卉产业蓬勃发展 2025-04-16
- 玉溪加快推动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 2025-04-15
- 元江县抓实烟叶生产提质增效 2025-04-15
- “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凝血分析仪配套使用耗材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4-14
- 云南玉昆U21队1∶3不敌兰州陇原竞技U21队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