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6089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3-07-27 |
去元江看根雕版“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 玉溪日报通讯员 陈卓 周馗
硝烟弥漫、马匹嘶鸣的战场上,八路军战士目光坚毅,他们有的背刀扛枪冲锋在前,有的拎着炸弹、手榴弹匍匐在地,还有的架着大炮准备射击。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近日,在元江县因远镇安定社区,75岁的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李元生收刀定型,完成了聂耳文化系列根雕作品创作。
一曲报国惊四海,是对聂耳艺术成就的精彩描述,也是对聂耳家国情怀的最好概括。早在2006年,被人事部评为“著名根雕艺术家”的李元生,就用百年香樟木树根创作了名为《聂耳之声》的根雕作品,并在云南省第五届根雕展览荣获金奖。
“这件作品,我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完成,大提琴正面雕着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背面刻有聂耳生平简介,镂空雕刻的琴身是实打实的乐器。”说起自己的作品,李元生如数家珍,抚摸着当年的作品,就像对待孩子般细心。“还有个点睛之笔,就是支撑大提琴的连体底座。那时候我不断构思、整日打磨,就想让国歌的每个音符都刻在盘旋而上的龙形五线谱里,声声传‘琴’奏出时代最强音。”李元生说。
《聂耳之声》绝妙的造型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更激发了李元生以根雕艺术致敬聂耳的创作热情。十多年里,李元生以聂耳的生平事迹、音乐创作及精神寓意为主线,共雕刻了以此为题材的大大小小22件作品。
绿树掩映下的元生根艺馆,一件件根雕作品精美独特、匠心独运。作品《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巧用长条树根的节疤和根形变化,雕刻出双臂高举的聂耳,仿佛正在指挥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可谓是传神之作;作品《人民音乐家永垂不朽》采用10多层镂空根艺雕刻出牡丹、玉兰、菊花等上百朵花,23岁的聂耳在鲜花簇拥下,怀抱他深爱的小提琴,形象栩栩如生。
藏魂于天然,纳灵于神工。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儿子李将福传习根雕技艺,也逐渐懂得了什么是“工匠之心”。“要想雕根琢心,脑力、眼力、体力和毅力缺一不可。我感觉父亲每一件作品都是活的,比如《聂耳出世》这幅作品,他雕刻出了襁褓中婴儿熟睡的模样,把新生与希望的光芒表达出来。”李将福说。
如今,入选“兴玉英才支持计划”的李将福,创建了自己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父亲李元生的成就也让他对未来创作有了新想法。“一个宏大作品的实施创作,需要付出很大的劳力成本和物资成本,我父亲坚持不懈的创作,给了我很好的指引,我今后也会通过根艺这个载体,用自己的方式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表达家乡人民对聂耳的纪念,对聂耳精神的传承。”李将福表示。
相关阅读: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 2025-03-14
- 元江县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5-03-13
- 元江持续开展林区可燃物清理专项行动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