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7604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3-09-27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玉溪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发布会现场。 玉溪日报记者 邓星瑞 摄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硕果累累,玉溪大地沉浸在一片秋收的喜悦之中。9月26日下午,“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玉溪专场新闻发布会在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幸福小镇举行,副市长王军及6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碧玉清溪·象往之地”的云南生活,让人身临其境感受玉溪的山水文化魅力。
玉溪,是见证5.18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生命起源地,是坐拥三大高原湖泊的高原水乡,是古滇国青铜文化繁荣的高峰,是国歌曲作者聂耳的故乡,还是多民族文化的聚集地?王军的介绍一一回应了这些问题。
来玉溪,可以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澄江化石地是世界自然遗产,也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其生物丰富的种类堪称世界之最。来玉溪,可以体验高原湖泊的秀美。385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远道而来,盛赞“唯抚仙湖最清”;今天,因清澈的湖水和秀美的风光,抚仙湖依然是众多旅行者的最佳选择,与毗邻的星云湖、杞麓湖成为镶嵌在云岭高原上的三颗璀璨明珠。来玉溪,可以倾听古滇文明的诉说。197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青铜器“牛虎铜案”震惊整个中国考古界,一件件代表着久远古滇国文明的青铜器诉说着中国青铜文化最后的辉煌。来玉溪,可以感受国歌奋进的力量。多年来,玉溪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殷殷嘱托,多措并举推动“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深入人心,“聂耳故乡、音乐之都”文化品牌鲜明立体。来玉溪,可以体验民族风情的多彩。中国花腰傣之乡新平、中国南方蒙乡通海兴蒙、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峨山、闻名于世的元江哈尼梯田文化……玉溪大地上,绚烂的多民族文化灿烂绽放。2021年,一群野生亚洲象一路北上,到玉溪悠闲“逛吃”92天,更是让大家欣赏到“象”往之地玉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画卷。
“深度体验抚仙湖宜动宜静的纯净休闲生活,体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海的文化休闲生活,体验古滇后裔花腰傣的田园休闲生活,体验20度的康旅休闲生活”“在‘花灯之乡’玉溪,我们用滇剧艺术歌唱云南故事”“这里美食遍地,满满烟火气,还有绝佳的运动氛围”“玉溪的美好生活赋予我们巧思和灵感,我们将它融入华宁陶的设计和制作当中”“米线是玉溪人味蕾上的依赖、割舍不掉的情怀和乡愁的承载”“每天在鸟鸣声中醒来,开窗便看见碧波荡漾、琉璃万顷的抚仙湖,看见民宿花园里盛放的花朵”……发布会现场,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建兰、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主任冯咏梅、玉溪籍奥运体操冠军郭伟阳、华宁陶非遗传承人汪大为、玉溪米线品牌“挂狗头”主理人王丽华、澄江市民宿行业协会秘书长郑永雄从不同视角,描绘了他们眼里的玉溪生活,推介了玉溪的大美山水和人间烟火。
“无论你是要亲近山水、感悟历史、感受人文还是追寻烟火,在玉溪,一切皆有答案。”王军表示,玉溪,这座自然和历史的博物馆,正喜迎八方来客,笑纳四海宾朋,热诚欢迎大家走进玉溪,感受山水人文的浸润,触摸历史文明的脉搏,感悟市井文化的魅力。
发布会上,冯咏梅一曲滇剧唱段《双双离了水晶宫》婉转动听,一碗碗热腾腾的米线让来宾们赞不绝口,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系列新闻发布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玉溪日报记者 郑诗)
相关阅读:
- 玉溪市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2022年度) 2023-01-28
- 玉溪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2025年~2027年公路应急行业文化宣传服务项目(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3-14
- 玉溪春和现代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号地块技术服务运营及7号地块入园企业合作经营招标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 2025-03-14
-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升级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2025-03-13
- 玉溪润嘉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税咨询服务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3-13
- 玉溪聚力打造零碳园区示范样板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