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3590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日报 | 公开日期 | 2024-05-22 |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玉溪市中心城区城市风光。近年来,玉溪以民生工程为切入点,创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切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全市人民幸福指数,更多地办好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一幅幅产业兴旺、乡村秀美、入城安居的生动画卷在玉溪大地绘就。 通讯员 蔡立能 摄
王俊逸 李忠银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表征和有力抓手。目前,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表现在总量不足、供需失调、分配不均、城乡差异大等方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呈现出制度化、精准化、多元化、数字化等发展新趋势,云南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更加需要把握好时代特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完善制度化保障,确立公共服务新标准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建立基本的实施标准是推进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关键。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障、残障群体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既需要制定基本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标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2024年2月,云南省政府下发了《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3年版)》,该制度体系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总体目标,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和文体服务保障等9个方面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为全省全面推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为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2023年云南省多部门联合印发实施《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2023―2025年)》,瞄准基本公共服务薄弱领域和短板弱项,增强其均衡性和可及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公共就业服务为例,云南省出台《云南省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16条措施》,在平台建设、信息推送、就业援助、创业支持、失业登记、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共就业服务标准,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和“10+N”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各类劳动者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聚焦精准化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新质效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既要追求总体上的平衡发展,更要注重精准施策。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考察时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精准化服务的目的在于针对不同群体的发展需要,满足不同群众的现实需求。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基本公共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对象的基本需求回应上,建立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现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针对低收入群体,要完善保障性兜底工程,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帮扶制度,化解防范返贫风险。针对残障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应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加强物质服务和精神关怀相结合,健全救助帮扶和法律援助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和应援尽援。针对老年群体和婴幼儿,要针对性制定完善“一老一小”社会性养老托育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养老托育服务社会化供给,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根据《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2023―2025年)》,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要提高至5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要达到95%,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以上,儿童保健设施建设达标率达到70%。
促进多元化供给,培育公共服务新动能
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是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既要考虑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又要兼顾社会福利的最优化。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及社会改革的深化,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已发生转变,逐步发展形成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多元化供给模式。《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2023—2025年)》明确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形成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发展新局面。特别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行业管理、公益慈善等公共服务领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能够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
社会力量可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政企合作、社会参与、公益机构等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从2020年到2022年三年期间,云南省聚焦民生需求,全省政府购买服务支出金额达193.88亿元,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购买支出呈递增趋势,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初步形成。在养老领域,积极构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康养结合等多种组合的多元养老格局,在养老服务方面形成以家庭为主体、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依托的“多方联动”。目前,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的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在文化领域,积极推动社会力量的文化营造,云南大剧院通过委托市场主体进行运营,2023年演出超过300场,先后展演了《马灯》《孔雀》等云南本土优秀剧作,极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社会文化的多元供给极大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增强数字化赋能,创新公共服务新举措
数字技术具有高效便捷、更新迭代快和创新叠加等特点,信息化和智能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数字技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发展的新手段,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方式、质量等维度产生深刻变革,使其朝着主体多元、方式智能、形式创新、内容丰富和绩效可查的方向转变,能够为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拓展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化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普遍趋势。
数字化赋能基本公共服务,要求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加入数字化技术,提升产品智能化便捷化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近年来,云南省加快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把“数字云南”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根据目标规划,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3160亿元,数字化将极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创新发展。在数字政务方面,云南省“一部手机办事通”已上线政府服务事项654个,577个事项实现“零跑腿”,被评为全国省级政府九大优秀政务App之一。在数字教育方面,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超过1万所学校、10万个班级实现视频网络全覆盖,在一体化教育云平台可进行网络教学和直播授课。数字医疗方面,签发电子社保卡1600万张,建成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28个数字医疗项目入选国家医疗健康试点项目,项目总数位居西部第二。目前,数字化已广泛用于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多个民生领域,对于增进人民福祉起巨大推动作用。(作者单位: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相关阅读:
- 澄江市紧密型医疗共同体云南省医院质量管理与绩效评价DRG平台服务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2025-04-02
- 易门县某单位外包服务(厨师、保洁)采购流标公告 2025-04-02
- 黑村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设计服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4-02
- 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04-02
- 峨山彝族自治县舆情信息服务采购项目询比采购公告 2025-04-01
- 峨山彝族自治县舆情信息服务采购项目询比采购公告 2025-04-01
- 玉溪市人民医院急诊医技楼及核医学楼补短板建设项目竣工档案资料归档服务竞争性比选公告 2025-04-01
- 玉溪市红塔区润园小区物业服务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2025-04-01
- 澄江公路分局2025年运输服务采购项目(二次)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4-01
- 澄江公路分局2025年运输服务采购项目流标公告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