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598103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4-23 |
我市推进杞麓湖径流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为抓实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工作,结合玉溪市“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我市建立包保工作机制,推进通海县杞麓湖径流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开展,通过前期大量摸底排查,找准杞麓湖径流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难点、痛点,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推进杞麓湖径流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全面打响。
玉溪市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副组长、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颖表示:“为啃下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工作这块硬骨头,我市建立包保工作机制,做到市级包保领导、各责任单位压实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树立‘一盘棋’意识,拿出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把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向全市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张颖介绍,所谓“包”就是把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的各项工作和责任层层分包细化到人,详细划定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工作乡镇(街道)网格化包保责任区,构建市级领导挂点、市直部门联系、县级领导包片、县乡村合力攻坚的治理体系。所谓“保”就是围绕实现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目标制定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日调度、周调度、月调度机制,以及以提醒制度、通报制度、预警制度、约谈制度、线索移交为核心的督办机制。通过这些保障机制,压实责任、强化要素保障,扎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三清四治二提升”为核心开展杞麓湖径流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玉溪市乡村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光荣告诉记者:“目前,通过对杞麓湖径流区城乡人居环境的摸底排查,发现一些村庄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脏乱差现象突出,有的地方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主要原因:一是‘门前三包’不到位,生产生活用具乱堆乱放;二是村庄公共区域日常保洁不到位,白色垃圾较多,杂物堆放混乱;三是拆除的村庄空闲地管理不到位,柴草、杂物乱堆现象较为突出;四是村内公厕缺乏管护,卫生情况不容乐观。”
因此,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尾水、村庄垃圾治理,以及公厕日常保洁、农业生产废弃物、村容村貌等问题成为杞麓湖径流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难点,同时怎样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有效保持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效果成为工作的痛点。
针对这些难点和痛点,玉溪市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与社会事业促进科科长周辛渐说:“要突破难点核心是聚焦‘建’,突出精准有效,抓好杞麓湖流域生活污水治理,同时聚焦‘治’,突出系统发力,抓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然后围绕去除痛点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聚焦“建”,关键是聚焦已建工程查缺补漏、在建工程质量过硬、新建工程全面覆盖,严管产污端、排污端和治污端,全力攻坚254个自然村截污治污,确保截彻底、管得住、作用好,真正实现应纳尽纳、应接尽接、不遗不漏、全收全处。聚焦“治”,关键是坚持农村与县城同步、集中整治与示范引领同频、工程措施与管理机制同驱,以污水和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拆临除违、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动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核心是加强污水和垃圾治理,强化公厕日常清扫保洁和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督促村(居)民委员会严格落实村庄保洁、“门前三包”等制度,逐步将垃圾收费制度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推动落实。用好“红黑榜”“美丽庭院”“清洁标兵”评选制度,推广“三联户一集中”工作法,组织引导群众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对影响城乡人居环境行为的监督和教育。目标就是要实现从短期治标到长期治本、从单一管理到系统治理转变,方式就是要从急救式治理转入自主健康常态化治理轨道,避免整改运动式、管理应急式、治理碎片化。(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佳)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努力打造优质高效办事营商环境 2019-06-14
- 我市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 2025-04-23
- 区纪委监委做实村(社区)干部警示教育 2025-04-23
- 通海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2025-04-22
- 飞大田:好环境带来好生活 2025-04-22
- 周建忠:为推进玉溪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25-04-22
- 我市多举措治理城乡生活污水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