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4471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4-07-25 |
通海:小盆景栽出亿元产业
“此地文物盛,花桩百样殊。”这是朱德委员长对通海盆景的赞誉。盆景与通海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上至机关大院内,下至寻常百姓家,必有盆景点缀。
通海盆景,始于明代初期,兴盛于清代。1990年,通海恢复了清代就存在的“赶花街”,至今已举办了18届,“赶花街”已成为通海的一张名片。
走进通海县城东盆景市场,只见一个个摊位别有洞天,罗汉松、清香木桩、迎春花桩、桃桩、梅桩等应有尽有。通海县盆景协会会长沐仕鹏介绍,截至目前,通海盆景存量已达上百万盆,价值10多亿元,170多人拥有相当规模的盆景基地,从事盆景培育、经营者上千人,高峰年景,盆景销售产值超过1亿元。种植品种由传统的桃桩、梅桩发展到包括清香木、小石积、金雀在内的上百个品种。
“没有通海县科协,就没有通海盆景的今天。”沐仕鹏说。2010年,通海县盆景协会成立,成为指导、联系、服务会员的实体机构。在通海县科协和通海县盆景协会的助推、引领下,通海县成立6家盆景专业合作社,发展4家制盆企业,建成1个盆景科普示范基地,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盆景实训基地落户通海。
10余年来,通海县盆景协会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通过各种展会、培训、技艺交流等活动,使通海盆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以里山乡五山村为典范,强化基地示范建设,成立村办公司,在五山村租赁闲置场地,打造集展示、交易、电商为一体的盆景基地,将五山村打造成“云南第一盆景村”。
“通过各种参观学习、培训、考察,协会会员整体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个人修为也得到提升,经济效益得到体现。盆景单盆价格从协会成立之初的最高几千元卖到如今最高上百万元。”沐仕鹏说。
通海县科协党组书记丁超介绍,盆景产业是生态产业、文化艺术产业,更是旅游产业,盆景产业能通过绿色发展,带动物流、人流、资金流在玉溪聚焦,通海盆景产业雏形初步形成。就盆景协会的下一步发展,沐仕鹏说,将在城东盆景市场开展直播带货,打通通海盆景线上销售渠道,更加注重新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同时走专业展会的路子,集合会员盆景资源,以展带销,推动通海盆景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陆合春)
相关阅读:
- 玉溪春和现代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号地块技术服务运营及7号地块入园企业合作经营招标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3-14
- 金观平:抓产业创新不能忽视传统产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四个一批”赋能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2025-03-13
- 多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5-03-12